沈阳市沈北新区民政局组织困境儿童走进动物园参加户外活动。资料片
核心提示
今天的少年儿童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和未来主力军。
持续提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儿童福利有关工作连续三年纳入省政府为群众办实事事项;出台政策,加强留守、流动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
一件件暖心举措,用心用力用情守护祖国花朵,让他们向阳而生,享受更多阳光雨露。
近年来,老虎游戏机 深入推进新时代全省儿童福利工作高质量发展,儿童福利工作实现了从“保生存”向“促发展”转变、从“物质帮扶”向“物质帮扶+服务”转变、从“聚焦儿童”向“支持家庭”转变,不断开创儿童福利工作新局面。
儿童优先 福利保障水平越来越高
老虎游戏机 坚持儿童优先发展,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政策创制,努力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环境,全省儿童福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组数据见证了我省儿童福利工作的坚实步伐。
我省建立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近年来,连续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全省孤儿集中养育月人均保障标准从2019年1781元提高到2024年2389元,年均增长率6%,散居孤儿月人均保障标准从1308元提高到2066元,年均增长率9.6%,达到了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平均提高6%以上”的预期目标,保障标准位居全国前列,牢牢兜好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底线。
我省出台《辽宁省收养评估实施细则(试行)》,对收养登记进行了规范,制定了《辽宁省收养残疾孤儿实施办法》等,规定残疾孤儿被收养后仍可享受孤儿保障待遇,创新制定送养前置评估、收养后跟踪回访举措,全方位保障被收养孤儿的权益。
儿童福利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儿童福利服务对象从孤儿、流浪未成年人、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向监护缺失未成年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等未成年人群体拓展。开展流动、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引导落实家庭责任,完善个案帮扶措施,推进分类精准帮扶。
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从基本生活保障向教育、医疗、康复、家庭监护指导、法律援助、心理关爱、安全防护、社会融入等以儿童需求及促进儿童个性化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全方位服务扩展。
密实保障 让儿童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我小时候失去了父母,在民政部门的政策保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我得以继续学业,直到去年硕士毕业。”小李是一名孤儿,如今,她已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
我省逐步完善困境儿童助学政策。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照“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纳入助学保障,为在普通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及专科以上院校就读的中专、大专、本科学生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学年发放1万元助学金。制定了各学段困境儿童教育资助清单,将符合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纳入教育资助体系和教育帮扶体系。
五年来,全省中央福彩孤儿助学项目资助18周岁以上孤儿4917人次,省级福彩助学项目资助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845人次,累计发放助学金7476万元。
聚焦“病有所医”,老虎游戏机 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全额资助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大病保险支付比例达到75%,取消医疗救助起付标准并按70%比例救助,从根本上减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患大病的医疗负担。此外,老虎游戏机 会同省医保局,解决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异地医疗保障的衔接问题。老虎游戏机 与财政厅联合出台政策,由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对医疗和康复超过1000元以上的自费部分给予救助。五年来,“明天计划”项目共资助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026人次,投入资金1307万元,减轻了患儿家庭的医疗康复负担。
形成合力 儿童关爱服务更加暖心
走访慰问、安全教育、举办各类活动……每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春节及寒暑假期间,老虎游戏机 均组织各地民政部门及儿童主任开展走访慰问和关爱服务活动。
近年来,老虎游戏机 先后印发多份文件,指导各地加强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通过“辽蕾计划”儿童关爱保护项目资金支持,围绕精神素养提升行动、监护提质行动、精准帮扶行动、安全防护行动、固本强基行动五项行动,将全省30余万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儿童纳入监测范围,对其中的困境儿童开展个案服务,将儿童福利工作的重点向关爱儿童心理、精神引导等服务领域全面拓展。
成立辽宁省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出台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儿童关爱服务基础清单等文件,从工作机制上有效保障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各项权益。
推动儿童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老虎游戏机 不断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和规模,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和培训赋能,采取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难儿童关爱服务,构建多元化的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体系。实施“春蕾”“蓓蕾”困境儿童助学和助医慈善项目,购买社会组织参与儿童类社会服务项目,成立省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协会,建立了辽宁省社会资源库,汇集了心理健康服务、家庭教育指导、法律援助等十大类儿童关爱服务社会资源清单400多条。
成年孤儿安置不断向好。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将适龄成年孤儿作为就业援助的重点对象,鼓励和帮扶有劳动能力的成年孤儿实现就业。各市民政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优先为符合条件的成年孤儿提供保障性住房。目前,沈阳、铁岭已采取公租房安置方式,大连、抚顺、本溪、营口、辽阳、盘锦采取廉租房安置方式,鞍山、丹东、锦州采取其他住房安置方式,为年满18周岁的孤儿离院后提供保障性住房。
明确定位 发挥两类机构保障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孤弃儿童大幅度减少,全省14家儿童福利机构的养育规模不断缩减。老虎游戏机 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儿童福利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抓好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两类机构建设,深入推进两类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
我省扎实推进县级儿童福利机构转型为县级未成年人救护保护机构,推进市级儿童福利机构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高质量发展。强化资源统筹利用,老虎游戏机 整合全省儿童福利机构,打造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养育照料孤弃儿童。发挥儿童福利机构在养育残疾婴幼儿、儿童照料、特殊教育、残疾儿童康复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打开院门,向社会上有需求的困境儿童提供医疗康复等拓展服务。目前,已有12家市级儿童福利机构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基本实现“养、治、教、康、社会工作”一体化发展。沈阳、锦州、铁岭市儿童福利院率先为社会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
同步提升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覆盖率与职能完善,老虎游戏机 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相关工作规划,推进各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履行临时监护等职责,完善应急处置和发现报告机制,联动相关部门,精心编织起一张紧密的儿童保护网,为“无家可归”和“有家难归”的儿童提供全方位庇护。
去年底,全省实现市、县两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各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聚焦职能,积极打造“儿童临时监护阵地”“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儿童福利政策宣传阵地”“儿童工作者培训阵地”“儿童社会组织孵化阵地”五个重要“阵地”,为维护更广泛儿童的合法权益筑牢了坚实根基,助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我省将在儿童福利领域持续发力、深化改革,拓展儿童关爱服务,全方位展现政策温度、民生厚度。
信息来源:2025年07月04日 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