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政服务的前沿阵地,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不仅是婚姻登记的服务窗口,更是传递城市温度的“民生驿站”。近年来,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用“一句暖心问候、一次延时服务、一份精准帮扶”,让婚姻登记从程序办理升华为“心灵守护”。
近日,记者走进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大厅看到,沙发茶几、便民药箱、手机充电站等设施一应俱全。“一站式、零距离、多功能”的服务模式,让办事群众从进门到离开,全程顺心。
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要负责涉外婚姻登记服务,无论是为外籍夫妻协调多语言服务,加班为延误航班的新人补办登记,还是耐心指导帮助材料不齐的当事人顺利完成登记,工作人员用专业与贴心服务,让每一次登记都成为传递关怀与保障的温暖实践。针对涉外婚姻登记的复杂性,登记处创新推出“多语言服务包”,并配备智能翻译器,确保沟通零障碍。同时,借助线上平台实现材料预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2024年,登记处线上预审率达92%,平均办理时长从40分钟压缩至30分钟。
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始终把“规范用权”作为安全线,建立起“全流程、可追溯”的服务体系。在登记窗口,“首问责任制”被严格落实:第一位接待的工作人员必须全程跟进,杜绝“踢皮球”;材料审核环节实行“人工核验+系统比对”,重点防范重婚、冒名顶替等违法行为;档案管理实现“电子+纸质”双套制,纸质档案专柜上锁、电子档案加密存储,查询需经严格审批。为提升服务质量,登记处还引入群众扫码评价机制,将满意度直接与考核挂钩,切实做到“以评促改”。近年来,通过群众反馈,登记处优化了服务流程,真正把“群众需求”变成了“服务清单”。
作为“学雷锋示范岗”,登记处始终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建立“党员先锋岗”,由党员带头承担急难任务,无论是节假日加班、涉外登记攻坚、还是帮扶困难群众,都冲在服务一线。2022年,登记处因服务突出被市直机关工委授予“学雷锋示范岗”;2024年,全年零投诉、零差错,用行动擦亮了“红色服务”品牌。
王学振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
婚姻登记窗口是民政服务的前沿阵地,更是传播文明新风的重要平台。今后,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将继续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深入践行“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的服务宗旨,持续优化服务举措,不断提升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水平,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婚姻登记窗口,全力推动婚姻登记工作提质增效。同时,工作人员将积极宣传优秀传统婚俗文化,引导新人们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婚姻观和价值观,争做婚俗新风的践行者、文明家庭的带动者和幸福婚姻的守护者。
信息来源:2025年06月26日 抚顺发布